耳屎,外耳道,有一,皮脂腺,栓塞

提問: 耳屎是怎么來的? 問題補充: 如題。2008-10-14 19:58 耳屎不太不好看,那應該怎樣做? 医师解答: 耳屎的學名叫“耵聹”,是外耳道,就是耳朵眼里的分泌物,英文叫耳蠟。其功能主要是防治異物侵犯鼓膜,這些異物包括灰塵,蟲子,當然,耳屎特多導致栓塞的時候,也能阻擋別人的嘮叨。   耵聆一般為淡黃色、臘樣的碎屑,也有油性的或比較堅硬、大塊的。那么,耵聆是怎樣產生的呢? 原來,耳朵眼有一段皮膚和身體別處的皮膚不一樣,就是有一種變型的汗腺叫耵聆腺,其構造有點類似皮膚的汗腺。外耳道皮膚和其它處皮膚一樣,也有一種皮脂腺,專門分泌一種油脂。 從生理角度看,耵聆腺體內的這些分泌物不時地通過開口向外排出。起初,剛從耵聆腺吐出來的分泌物,外形有點象融化的蠟,它們和皮脂腺所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,形成很薄的一層附著在皮膚的表面。這些原始的耳屎與耳道內的塵埃、脫落的皮膚碎屑拈在一起,干燥后就成為一小塊一小塊淡黃色疏松薄片狀耵聆,堆集在耳道眼里。 有的人耵聆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多,排出的呈棕黃色、油性粘稠物質,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積滿在外道眼里,有的甚至流出耳外,有的凝聚成團,這些統稱為軟耳屎,俗稱“油耳”,醫學上叫油性耵聆。還有一些人耵聆腺分泌特別旺盛;耳屎又排不出來,逐漸風干并聚集成深褐色硬塊,有時象石頭樣堅硬,緊緊堵塞在外耳道里俗稱硬耳屎,醫學上叫耵聆栓塞。 如果發現有耵聆栓塞,特別是耳道進水后,耵聆脹大引起耳悶、聽力減退甚至耳痛時,應該請專科醫生處理,千萬不要亂掏,以免引起耳道發炎。  耳屎分成“干的”和“濕的”兩種,東亞人包括中日韓人的耳屎絕大部分都是干的。而非洲歐洲人,包括北美人的耳屎有97%的人都屬于濕的,南亞人則一樣一半。而美洲土著人則和東亞人的一樣,估計是從東亞跨越白靈海峽移民到美洲的。   最近一期自然遺傳學雜志發表了日本人對耳屎的深入研究,發現了決定耳屎干濕的基因,意義深遠。研究還發現,耳屎是濕的人更容易出汗,身體也往往有味道,特別是腋下,這也是歐洲人香水業發達的主要原因,這是耳屎基因決定的。東亞人可能是凍的,身體自我保護,出汗少了,連耳屎都吹干了,最后基因也發生了變化。反過來看,是不是看人的耳屎干濕就能間接了解這個人是不是有腋臭,這個就不清楚了。   耳屎雖然不大,功能也不強,但仔細研究起來,里面的學問還是不少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iongo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